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,为单股负链RNA病毒,与其它的副粘膜不同之处为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呈球形颗粒,麻疹病毒电镜下呈球形,直径约100-250nm,衣壳外有囊膜,囊膜有血凝素(HL),有溶血作用。 麻疹病毒有6种结构蛋白;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内,可在鼻分泌物、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。在人胚胎或猴肾组织中培养5-10天时,细胞出现病理改变,可见多核巨细胞伴核内嗜酸性包涵体。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,抗原性稳定。此病毒低抗力不强,对干燥、日光、高温均敏感,紫外线、过氧乙酸、甲醛、乳酸和乙醚等对麻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,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潜伏期较规则,约10±2天,有被动免疫者可延至20~28天。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。典型儿童麻疹可分以下三期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(一)前驱期 从发病到出疹约3~5日。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,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,亦有突发高热伴惊厥者。流鼻涕、刺激性干咳、眼结膜充血、流泪、畏光等日渐加重,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精神不振、厌食、肺部可闻到干啰音。幼儿常有呕吐、腹泻,在软腭、硬腭弓可出现一过性红色细小内疹。在起病第2~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,绕以红晕,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。粘膜斑可逐渐增多,互相融合,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,偶见于上腭,一般维持16~18小时,有时延至1~2日,大多于出疹后1~2日内消失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(二)出疹期 起病约3~5日后,全身症状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,体温可高达40℃,精神萎靡、嗜睡、厌食。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,迅速发展到面颈部,一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、背、腹及四肢,约2~3日内遍及手心、足底,此时头面部皮疹已可开始隐退。皮疹约2~3mm大小,初呈淡红色,散在,后渐密集呈鲜红色,进而转为暗红色,疹间皮肤正常。出疹时全身淋巴结、肝、脾可肿大,肺部可闻干粗啰音。
前驱期2-4天,表现为高热。眼结合膜有充血、怕光、流泪、流涕、咳嗽、喷嚏等卡他症状,并伴全身不适。发口香糖后2-3天可在第一臼对面两侧颊粘膜上,出现针尖大小,蓝白色或紫色小点,周围红晕,此即Kiplik斑初起仅数个,很快增多,且可融合,扩散至整个颊粘膜,以及唇内、牙龈等处,一般维持2-3天,在发疹后的第二天消退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发疹期为3-5天,起病后第4天开始发疹,初见于耳后、发际、颜面,尔后迅速蔓延到颈部、上肢、躯干及下肢,直达手心足底,约经2-3天,遍及全身。皮疹以玫瑰色斑丘疹为主,压之褪色,大小不等直径2-5mm,疹盛时可互相融合,颜色渐转暗。皮疹在2-5天内出齐,出疹高峰时中毒症状加重,体温高达40度,神萎倦怠,昏睡终日,或烦躁不安甚而惊厥。颈淋巴结、肝、脾均肿大。成人麻疹患者的中毒症状常比小儿为重,皮疹多密集,但继发细菌感染者较少。
临床上根据症状分典型、轻型、重型、异型四型麻疹。 1、典型麻疹:见于未接种或初免失败者。此型分三期: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① 前驱期:主要表现为中度以下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畏光、流泪、结合膜充血,2~3天左右颊粘膜可见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,周边有毛细血管扩张的麻疹粘膜斑;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② 出疹期(病后3~4天):发热增高,从耳后发际开始出现直径为1~3mm大小的淡红色斑丘疹,逐渐蔓延至颈部、躯干,直至四肢。疹间皮肤正常,压之褪色,重者皮疹密集成暗红色,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加重,可出现惊厥、抽搐、谵妄、舌尖缘乳头红肿似猩红热样舌,体查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可肿大,重者肺部可闻湿罗音,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浸润小点。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③ 恢复期:出疹高峰后,发热渐退,病情缓解,皮疹依出疹先后顺疗隐退,留有棕褐色斑痕,1~2周消失,整个病程约10天。成人麻疹较小儿童、发热高、皮疹多,但并发肺炎者少。
4、异型麻疹 见于接种灭活麻疹疫苗后半年以后再次接种者。中国用减毒活疫苗,故此型很少见。 恢复期为2-3天,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,食欲增加。一般热退后2-3天周内退尽。整个病程约2周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、心肌炎、喉炎及耳炎,其它可发生脑炎、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、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麻疹(Measles)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,主要发生在儿童,以发热、流涕、眼结合膜炎、咳嗽、口腔粘膜班及周身班丘疹为其临床特征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膜病毒,亦为DNA病毒,与其它的副粘膜病毒不同之处为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。麻疹病毒电镜下呈球形,直径150-300nm,衣壳外有囊膜,囊膜有血凝素(HL),有溶血作用。此病毒低抗力不强,对干燥、日光、高温均敏感,紫外线、过氧乙酸、甲醛、乳酸和乙醚等对麻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麻疹病毒为单股核糖核酸型副粘液病毒,病毒随飞沫侵人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,细胞内小量繁殖,引起局部炎症,并由局部入血形成病毒血症,引起广泛病变,表现为高热、皮疹及周身不适。全身皮肤和粘膜的毛细血管内皮亦被病毒所侵犯,峡、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炎性渗出及小疱状灶性坏死而形成麻疹粘膜斑(即科泼力克斑),皮肤真皮和表皮层也有类似病变而出现皮疹。少数病人可发生麻疹性肺炎。麻疹患者由于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易继发细菌感染。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流行病学 急性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,从潜伏期最后1-2天至出疹后5天内都具有传染性。患者的口、鼻、咽、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,并随飞沫排出体外,故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。四季均有可发病,以冬春季最多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。病后有持久免疫力,,再次发病者极少。近年广泛采用减毒麻疹疫苗作预防注射,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麻疹病毒随飞沫进入被感染者的鼻咽和眼或直接被吸入气管、支气管,在局部的上皮细胞内繁殖,并经过淋巴管内的流动细胞到达局部淋巴结,继续繁殖并扩散到血流,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。病毒进入血中淋巴细胞后被送到全身的淋巴组织、肝、脾器官,在这些组织和器官广泛增殖后再次进入血流,导致第二次病毒血症,引起广泛病变,全身皮肤和粘膜的毛细管内皮细胞亦被麻疹病毒所感染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本病全年可见,以冬末早春较多。麻疹减毒疫苗的预防接种已控制了流行,目前只是散发病例。病人为主要的传染源。呼吸道吸入为主要的传播途径。
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,生后4-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。以后逐渐消失,虽然绝大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,但有些小儿仍可持续存在甚至长达15个月。会影响疫苗接种。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,可在分娩前后得病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当易感者吸人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飞沫后,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,同时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。此后病毒在远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活跃,大约在感染后第5~7天大量进入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。在此时期患儿全身组织如: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,均可找到病毒,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体液中。此时传染性最强。皮疹出现后,病毒复制即减少,到感染后第16天,仅尿内病毒尚能持续数日。出疹后第2天,血清内抗体几乎100%阳性临床症状也开始明显改善。由于此时全身及局部免疫反应尚受抑制中,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。10%的患儿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50%。在病情高峰时有脑电图改变,但仅0.1%有脑炎的症状和体征,其出现常在急性起病数天后。此时血清中抗体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,因此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脑炎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① 疹前期。约三天左右,发热怕风,鼻塞流涕,咳嗽喷嚏,眼睑红赤,泪水汪汪,倦怠思睡。发热第二天,口腔两侧颊黏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(针尖大小白色疹点,周围黏膜充血),此斑为早期诊断麻疹的主要依据,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,舌苔薄白或微黄,脉浮数。治宜辛凉透表、清宣肺卫,以宣毒发表汤为主方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② 出疹期。时间约三天,发热持续,起伏如潮,每潮一次,疹随外出,口渴引饮,目赤多眵,咳嗽加剧,烦躁或嗜睡,疹子先从耳后发际处出现,继则头面、颈部、胸腹、四肢,最后手心、足底、鼻准部都见疹点,疹色暗红,触之碍手,舌质红、舌苔黄,脉洪数。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,常用清解透表汤。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③ 疹回期。疹点出齐后,发热渐退,咳嗽好转,声音稍哑,疹点依次渐回,皮肤呈糠麸状脱屑,并有色素沉着,舌苔薄净,舌质红少津。治宜养阴益气,常用沙参麦冬汤为主方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麻疹的逆证,最多见于出疹期。麻毒闭肺者,证见疹点不多或疹子早回,或密集色紫,高热不退,咳嗽气促,鼻翼煽动,口渴烦躁,舌质红而干,舌苔黄,脉滑数。治宜宣肺开闭、清热解毒,常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。热毒攻喉者,证见咽喉肿痛,声音嘶哑,咳嗽声如犬吠,舌质红、舌苔黄腻,脉数。治宜清热解毒、利咽消肿,常用清咽下痰汤、六神丸。邪陷心肝者,证见高热烦躁,神昏抽搐,皮肤疹点密集成片,遍及全身,舌质红绛,脉洪数。治宜平肝熄风、清营解毒,常用羚角钩藤汤为主方。
(2)保持室温,一般不得低于正常室温。充分供给新鲜空气,并悬挂帘幔避免日光直射。 (3)供给充分液体,给予富于营养的食物如牛奶、豆汁、稀粥、菜汤及鸡蛋等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(4)皮疹将起时,可于温暖室中行温水浴,但必须防止受凉。 (5)当患者烦躁不安及高热时,可酌情给予解热剂和镇静剂。咳嗽剧烈时可给予复方甘草合剂、止咳祛痰剂或止咳糖浆、川贝枇杷露等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(6)充分保持口腔与鼻咽部清洁。 (7)发现眼膜炎时,可用3%硼酸水或温热生理盐水清洗。 (8)皮肤发痒可给予冷霜等涂擦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(9)应谢绝探视,与患者接触要带口罩和清洗手臂,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应绝对禁止入内。 (10)患者卧室除护理者外人数越少越好,亦不可将几个患儿同处于一床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(11)如体温突然升高、耳痛、咳嗽较剧时,注意并发症的出现,必要时应从速处理,可考虑给予抗生素口服或注射。 (12)咽门水肿或喉头炎症患者,如发现呼吸困难而发绀时,应迅速急救包括气管切开术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(13)入夜可用红纸包裹灯泡,用3%硼酸液洗眼,无菌鱼肝油润眼。 (14)依病情可给以5%-10%葡萄糖静脉滴注。
麻疹初起:症状为发热、咳嗽流涕、畏光、眼泡浮肿、泪水汪汪、神倦思睡、腔颊部、齿处可见白色疹点。此期约3天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芫荽葱豉汤:芫荽15克,葱头3个,豆豉10粒,三物共煮汤,汤成入香油盐调味。一日1 剂,连服3日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黄豆金针菜:黄豆50克,金针菜25克,黄豆浸一昼夜,金针菜洗净,共煮至熟,取汁代 茶饮,日1剂,3次服完,连服3天。 出疹期:症状为皮疹出现至消退,约3-4天。患儿高热不退,皮肤出现玫瑰样丘疹, 针尖大小,先见耳后发际及颈、头面、胸背、四肢手掌足底止为丘疹出齐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五汁饮:甘蔗汁60毫升,荸荠汁30毫升,萝卜汁、梨汁各30毫升,西瓜汁60毫升隔水共 蒸熟,凉后代茶饮。每日1-2剂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二皮饮:梨皮20克,西瓜皮30克,洗净切碎共煎,去渣入冰糖代茶饮,日1剂,连服5-7天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恢复期:皮疹按出现的次序消退,皮屑脱落,皮肤留褐色斑迹,烧退,食欲渐增。 淮山百合粥:淮山、苡薏仁各20克,百合30克,粳米100克,洗净共煮,粥熟分3次服完 ,连服10天。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莲子冰糖羹:莲子、百合各30克,冰糖15克,莲子去心,与百合冰糖文火慢炖,待莲子 百合烂熟即可。日1剂,连服10天。随意服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苦瓜
用方一:豆腐绿豆汤——清热解毒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原料:绿豆30克,豆腐30克,冰糖适量。 制法:将绿豆淘洗干净,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浸泡一小时后煮烂,加入豆腐,再煮20分钟,调入冰糖,使之融化即可。
制法:将苦瓜切细条;瘦肉跺成末,加料酒、酱油、香油腌10分钟;豆腐切块。炒锅置火上, 加油烧热,下瘦猪肉末划散,加入苦瓜条翻炒数下,倒入沸水,推入豆腐块,用勺划碎,加酱油、精盐、味精,淋入香油即可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服法:佐餐食用。 用方三:百合粥——润肺养肺 百合30克,大米100克,两样同煮成粥,可长期服用。 用方四:天门冬粥——养阴润肺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天门冬20克,大米100克,冰糖10克。先煎天门冬,去榨取汁,加入大米煮熟,加入冰糖即可服用(糖尿病人去糖)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(3)牵牛子15克、白矾30克、面粉少许,共研末醋调,敷于足底涌泉穴。 (4)生杏仁、生桃仁、生栀子各10克。上药共研末,用少量鸡蛋清调糊状,敷于胸部。用于麻疹出疹后出现面赤身热,烦渴谵语,疹色赤紫而暗的患儿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5、其他自疗法 (1)熏洗法: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① 鲜芫荽150克,煎汤,擦洗全身,并内服少许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② 芫荽、浮萍、西河柳、生麻黄各15克,水煎,用所产生的蒸气,熏患儿的全身,等药液稍凉后,再用药液洗患儿。 (2)揉搓法: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① 向日葵盘3个,蒸熟取出,候温揉擦患儿胸背部。用于麻疹出疹后又突然隐没的患儿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② 生葱3株,胡荽子3克,煎汤,入鸡蛋煮熟,乘蛋热揉搓患儿身上,蛋冷再煮再搓,连搓3-4遍,盖衣被取微汗,疹即透发。
(1) 管理好传染源:由于麻疹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,因此管理好患者对控制本病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。具体做法是: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① 对处于传染期的麻疹患者应予隔离治疗,有条件者送传染病院,那里隔离严密。若无条件住院,对普通麻疹患儿在隔离治疗也行,最好不去医院就诊,由地段医生送医送药上门,指导护理。病儿不到人口密集场合去。末出过麻疹的小孩也不要到病儿家串门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②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:发现患者要及时级报告,填写传染病卡片,以便全面掌握疫情,采取措施,防止蔓延。 (2) 切断传播途径:如通风,患儿居住的房间(或住过的房间)、用过的衣物,经通风、日晒后,空气中的传染性颗粒即被稀释至可感染的浓度以下,且麻疹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又不很强,经此种处理后,传染性即不存在。至于接触过传染期患儿的人立即再去接触易感者时,也有携带病毒传播开来的危险,故应先更换外衣。洗手脸或在室外逗留20分钟,除去表面沾染的麻疹病毒后再去接触易感者。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(3) 保护易感人群:除半岁以内的婴儿和隐性感染者外,凡是没有出过麻疹的人,无论年纪大小,性别如何,均为易感者。保健站对这些人平时应有登记,做到心中有数,按计划进行疫苗接种,提高人群中麻疹免疫水平。—旦有流行,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或暂停接送,隔离检疫。对体弱多病及营养不良的儿童进行重点保护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预防
麻疹的预防主要有: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① 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抗病能力。 ② 隔离患者。麻疹传染力强,在流行期间,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,做到“病人不出门,医药送上门”,直到出疹后5天。托儿所、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。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~3周;如无症状,才能回班活动。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~30分钟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,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③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(尤其是医院),少串门,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。 ④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,不挑剔食物,多喝开水。 ⑤ 自动免疫: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。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,即使得病,病情也较轻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⑥ 被动免疫:在麻疹流行期间,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、体弱易感者,在接触患者5天以内,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,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。
有发热和急、慢性疾病者,应暂缓自动免疫;有过敏体质、活动性结核、恶性肿瘤、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者,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;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,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,以免影响效果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血清抗体都有上升,阳性率可达95%~98%,最早于12天血液中即可出现血凝抑制等抗体,1个月时达高峰,抗体效价在1∶16~1∶128。2~6个月后渐降,一般仍维持一定水平。部分接种者4~6年后可全部消失,故复种年龄可在4~6岁时。婴儿主动免疫覆盖率达到90%以上时,可形成无病区。
1.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。隔离时间为5天,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。由于麻疹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很快就会丧失致病力,因此,只要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换气,就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。家长接触病儿后,只需在户外逗留20分钟,即可不传染他人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病儿的衣服。被褥、玩具等在室外晒1~2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2.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、症状消失。为了使病儿休息好,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。居室要安静、空气要新鲜湿润,经常要开窗通风,但要避免穿堂风,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,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病儿的眼睛,窗户拉上窗帘,灯泡用灯罩罩住。给病儿穿衣盖被要适当,穿盖过多,捂得全身是汗,见风反而容易感冒着凉,而引起肺炎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3.食物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。多喝水或热汤,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,利于退热,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使皮疹容易发透。疹子消退,进入恢复期,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。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,不需“忌口”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4.注意病儿的皮肤、眼睛、口腔、鼻腔的清洁。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,不但使皮肤出疹子,同时还使眼结膜、口腔、鼻腔粘膜产生分泌物,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,如不及时清洗,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粘膜,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,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。因此,做好病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。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5.高热的护理。麻疹病儿如果没有并发症,发热不超过39℃,不必采用退热措施,发热在39℃以上的,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,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斯匹林,忌冷敷及酒精浴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6.注意观察病情,及早发现并发症。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。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、喉炎、心肌炎及脑炎等。 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、气喘、呼吸困难、面色发绀。喉炎表现声音嘶哑、吸气性呼吸困难,甚至出现像狗叫声的哮吼性咳嗽。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心慌气短。乏力多汗。脑炎表现为嗜睡或烦躁、头痛、剧烈呕吐甚至惊厥昏迷,如果发现上述表现,应立即请医生诊治,防止发生严重后果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4、前期、出疹期体温在39.5摄氏度以上时可以用紫雪散、柴胡、清热解毒散等缓和的退热剂退热,把握热度不能降得过猛,以免剧烈的退热会使疹子发散不充分,头部可敷温湿毛巾,切忌酒精擦浴、冰袋降温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5、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,可用盐水漱口,每天重复几次。 6、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,说明疹子已经出全,病人进入恢复期。 如果病人出现高热不退,呼吸急促,咳嗽加剧,鼻翼煽动,口周紫红,四肢冰凉,脉搏细弱,心率加快,皮疹引退或出疹不全,声音嘶哑,哮吼样咳嗽,嗜睡或惊厥等症状,说明病人有其他合并症,应立即送医院治疗,小儿的病情观察更应家长留心,防止延误病情治疗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小儿麻疹注意事项 1.单纯出麻疹,孩子无其他并发症,一般没有危险,家长不要慌张,按医生嘱咐在家对病儿进行细致护理,可顺利恢复腔康。需要时家长可以请负责本地段的保健人员到家里来访视,指导治疗与护理。不要带孩子到处去看病,这样万一着凉,疹子出不透,就容易发生并发症。或再感染上其他疾病。同时也会把麻疹传染给别人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2.急性期病儿有高热时,如按医生的吩咐吃少量退热药,或用温水给病儿擦浴等,都可以使体温下降,但必须注意,退热不要退得太快、太低,出汗过多,可能会造成病儿“虚脱”,或者疹子没有发透,役决就回去了。一般退至38℃左右就行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 3.自从小儿普遍采用麻疹疫苗预防接种以来,城市小儿麻疹发病明显减少,但在学龄期或青年期往往出现了较多病例,这就需要在适当的年龄阶段进行再免疫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俗称香菜、胡荽。有发汗透疹的作用,宜在小儿麻疹初期或发疹期服食,一般在麻疹已透发后勿服。在民间,凡小儿出麻疹,尤其是透发不快者,常用鲜芫荽或芫荽子适量煎汤,一方面趁热饮汤50~100毫升,同时也可趁热用纱布蘸芫荽汤热拭颜面及颈项、四肢、胸腹,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,助疹透发的效果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甜菜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性凉,味甘,有清热解毒,治疗麻疹透发不快的作用。早在《别录》中即载:“疗时行壮热,解风热毒。”《四川中药志》也指出:“甜菜治麻疹初起,见点未透和颜色不红。”四川民间还有治小孩出麻疹应期不透,用甜菜、芫荽子、樱桃核各10克,煎水服的办法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荸荠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其鲜汁对热性病均有很好的效果,它有清热、生津、化痰的作用。对于麻疹患儿发热、咳嗽之时,可单用荸荠煎水喝,也可用荸荠同芫荽煎服,疗效颇佳。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竹笋
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
在民间,多认为竹笋为发物,在小儿出疹期间,借其大发之性,可以助麻疹透发。如《食物本草》云:“治小儿痘疹不出,煮粥食之,解毒。”《本草求真》还说:“竹笋,甘而微寒,清热除痰,痘疹血热毒盛,不起发者,笋尖煮汤及入药,俱佳。”叶橘泉教授也曾介绍:“小儿麻疹初起,发热口渴,小便不利;鲜竹笋同鲫鱼炖汤令小儿饮服,有促进速透早愈之功。” 医学百科网-MedBaike. com